客家白斩鸭
                            精品
                                        独家
                    
        
    
            
                                                
                    1、可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止咳自惊、消螺蛳积、清热健脾、虚弱浮肿。 
2、身体虚弱、病后体虚、营养不良性水肿。鸭肉营养 鸭肉的营养价值很高,蛋白质含量比畜肉高得多。
                                    
客家白斩鸭的做法
客家白斩鸭的烹饪技巧
大火烧开,撇去浮油,转小火煲1小时(鸭子越老要越久)(半只只要30分钟),中间要翻一次面(不然会半生熟喔)!
可放五指毛桃根,肉香味更佳!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创建时间:2016-05-03 · 福建省
客家白斩鸭的其他做法更多 
            
        客家白斩鸭的相关推荐更多 
            
        你当前的位置:豆果美食 > 客家白斩鸭
查看更多评论
     
     
            扫码下载豆果美食app
与全世界的豆子一起标记吃货生活


 精选
 精选 最新
最新 菜单
 菜单
 
                        
         
             
                                                             
                                                             
                                                             
                                                             
                                                             
                                                             
                                                             
                                                             
                                             
                                             
                                             
                                             
                                                     
                            ![[拖出去斩了]](https://cp1.douguo.com/upload/caiku/4/2/2/220_42a5d99cc683b670ae24cbc87b43e792.jpg)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26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268号
             京网文【2017】6954-770号
                京网文【2017】6954-77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