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乎乎的酸汤肥牛
                                        独家
                    
        
    
            作为冬日里特别受欢迎的一道汤菜,酸汤肥牛也是四川人的拿手好菜。一般来说,肥牛的品质是这道菜成功的关键,但现代社会的物流发达,哪怕你想吃千里之外的澳洲和牛,也不是困难的事儿。所以,正宗与否就在于酸汤的制作了。要酸得恰到好处,辣得开胃微汗,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当然,金汤的秘诀来自于海南黄灯笼辣椒,辣而不呛口,好吃不上火,只需捎来2勺就可以让汤色变得金黄,辛辣十足。而汤里的酸爽则靠的是酸椒汁,比醋的酸味更清爽,比泡椒的辣味更顺口,对于想吃辣又不太能吃的人来说,绝对是下饭的良品。
热乎乎的酸汤肥牛的做法
热乎乎的酸汤肥牛的烹饪技巧
1、肥牛片要用水焯过以后再入酸汤,否则血水会让汤汁变浑,口感和颜色都会被影响。
2、要注意肥牛的火候,焯水微微煮即可,再煮开大火不要超过1分钟,煮久了就老了。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创建时间:2018-11-30
©本菜谱的做法由 秋食爱吃饭 编写,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热乎乎的酸汤肥牛的其他做法更多 
            
        热乎乎的酸汤肥牛的相关推荐更多 
            
        你当前的位置:豆果美食 > 热乎乎的酸汤肥牛
查看更多评论
     
     
            扫码下载豆果美食app
与全世界的豆子一起标记吃货生活


 精选
 精选 最新
最新 菜单
 菜单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26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268号
             京网文【2017】6954-770号
                京网文【2017】6954-77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