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版蛋黄酥 高颜值的美味
一颗蛋黄酥,在渐寒的深秋,足以温暖她,KitchenAid助你轻松俘获芳心。拥有火红的KA,带给你一个暖冬。
最温暖的时刻,莫过于把精心制作的蛋黄酥送到她嘴边,看她微启朱唇,轻咬一口,层层酥皮在口中裂开,接着是红豆沙的微甜,继而是鸭蛋黄的咸香,她嘴角洋溢出了温暖而又满足的微笑,我的心中犹如一罐蜂蜜倾倒,甜蜜随之蔓延开来。
一颗蛋黄酥,温暖了她的心;她温暖的笑容,给我了一个温暖的冬天。
蛋黄酥也是个经典的小吃了,过程也不难,但怎么做出高颜值的蛋黄酥,还是有些小技巧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水油皮的制作,水油皮揉不到位的话,在后期烤制的过程中就会破酥露馅,或是表皮破裂,但是有了KA的帮忙,就会彻底解放双手,再也不用揉面到胳膊酸疼了。蛋黄酥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各个地方都写在了步骤里,请看这个全网史上最详细的蛋黄酥制作过程,酥皮制作的方法采用了小包酥。
蛋黄酥的做法

步骤1
先制作水油皮(步骤1-9):称量出350g中筋面粉,就是平时用的普通面粉,放于面盆中。高筋粉当然更容易揉到完全阶段,也就是能拉出很结实坚韧的薄膜,但是对于中式点心来说,用中筋面粉做出来的成品口感更加酥。
步骤4
用手把面初步揉成团,由于水油皮的制作过程中除了加水,后边还要加黄油,所以加水的量不能过多,不然后边再揉进去黄油的话,面团会过软,不利于后边的擀卷等操作,当然根据各家平时用面粉的不同,可以加减10g水略作调整,此时面团的手感应该是有些硬。
步骤7
将提前软化好的黄油加入面团,刚开始可以先用手来和,尽快的将黄油揉开初步融入面团,这样可以提高厨师机效率,否则,由于8QT的机器比较大,600g的面团对它来说实在是太少了,只能躺在机器的底部,再加上黄油比较光滑,机器的搅拌勾总是勾不住面团,在那空转。如果用小点的机器或是和更多量的面团,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步骤10
再做油酥(步骤10-13):KA厨师机在揉水油皮的时候,我们来做油酥,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将软化好的黄油放入200g低筋粉,黄油一定要提前软化,软化到手指能轻轻地按下去的程度,现在天气逐渐变冷了,可以放在室内温暖处,或者是选择烤箱的发酵功能慢慢软化,不要用微波炉去叮,微波炉叮的结果可能是一部分变成液体,另一部分还很硬。
步骤13
把所有的面抓到一起成一个团就好了,之所以说是抓,而不是揉,就是为了避免过度的揉,使得面团起筋,起筋之后在擀卷的过程中就会收缩,影响最终的起酥效果。这也是油酥选择了使用低筋粉的原因,避免起筋。
步骤15
松弛面团的时间用来剥咸鸭蛋,我做蛋黄酥不喜欢用真空包装的蛋黄,那种蛋黄口感发硬,没有现剥的咸蛋黄起沙流油的口感,我都是买咸鸭蛋剥蛋黄来用。这样虽然麻烦,并且浪费掉了蛋白部分,但是,对于做出完美口感的蛋黄酥来说,还是值得这么做的。
步骤17
蛋黄准备好之后再准备豆沙,我是自己用小红豆炒的豆沙,平时都是一次炒出来一锅,冷冻在冰箱里备用,用的时候加热下解冻。自己炒出来的豆沙,不仅甜度和软硬度可以自由控制,而且味道非常的纯正,这也是外面卖的成品豆沙不能比的,我专门做过对比,成品豆沙不仅非常的甜,而且不是那种白砂糖炒出来的甜,有没有添加甜味剂尚不得知,而且豆沙没有自己炒的香。
步骤18
咸蛋黄的重量大约在15-20g不等,根据不同蛋黄的重量,调整豆沙的用量,我平时用的馅料(蛋黄加豆沙)重量在38-40g之间,这样的蛋黄酥个头比较大,外形非常的饱满,但是对酥皮的要求比较高,馅料大的话必然要皮薄点才能包住。不熟练的话,可以把馅料重量控制在35g以下。
步骤20
豆沙包蛋黄比较简单,把豆沙按扁蛋黄放上去,从周围往上推,直到豆沙把蛋黄包起来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豆沙的软硬度决定了这一步的操作难易,豆沙太硬自然烤出来的蛋黄酥口感发干,如果太软不成型的话就没法包蛋黄,最好的软硬度是能把一团豆沙轻松按成片状又不至于粘到手掌上揭不下来。外面卖的成品豆沙一般都偏软,做面包直接做馅料还可以,但是用来包蛋黄不好用,可以放锅里小火炒一会儿蒸发点水分到合适的硬度后再用。
步骤26
反过来,收口朝上放,先用手掌轻轻按扁。这个时候能感觉到油皮和油酥软硬度相近的重要性,硬度差不多的话,按扁的时候油酥会在油皮里均匀的铺开。如果油皮很软,油酥比较硬,那就不容易做均匀,同样对最后的起酥效果有影响。
步骤27
按扁后擀成牛舌状,长度约10-12cm就足够了,并不是擀的越长酥皮的层次就越多,理论上是卷起来的层数越多,酥皮的层次就越多,但实际上擀的很长的话,酥皮就会很薄,然后多次擀卷后,油酥和油皮就粘到一起了,这就是混酥了,这样的酥皮经过烤制也是无法起酥分层的,所以在这一步千万不要贪长,由于酥皮的整个擀卷过程要“两卷一折三擀”,在这一步擀10cm已经足够了。
步骤30
24个酥皮的第一次擀卷依次完成,虽然说酥皮第一次擀卷完成后要醒5-10分钟,目的还是为了让面团松弛,方便下次擀卷,不然松弛不到位擀开了还会收缩。但是,我们制作的时候采用的是小包酥的方式,也就是一个一个的包、擀、卷,第24个卷好的时候,第1个卷好的酥皮团也已经醒好了,在实际操作中这一过程是连续的。前边卷好了醒着,最后卷好了,前边的也醒好了。
步骤43
刷蛋黄液,蛋黄液比全蛋液颜色漂亮,柴鸡蛋蛋黄比品种鸡蛋蛋黄颜色漂亮。刷蛋液也有两种不同的刷法:如果喜欢蛋黄酥外表完整,没有任何裂纹的话,刷完蛋黄液就撒黑芝麻,直接进烤箱开始烘焙。如果喜欢蛋黄酥表面是冰裂感觉的话,就刷两遍蛋液,第一遍刷完后稍微晾干,再刷第二遍,边刷边撒黑芝麻,如果等24个全刷完,黑芝麻可能就粘的不太牢固了。撒完黑芝麻后再稍微晾干再进烤箱。这样烤制的过程中,逐渐膨胀开的酥皮就会把已经凝固的蛋黄液撑开,形成漂亮的冰裂纹。
步骤44
个人更喜欢冰裂纹,用的是第二种刷蛋液方法。撒黑芝麻的时候,用手指捏着一点黑芝麻,轻轻松开,自然就落到了蛋黄酥表面,这样撒的自然,才会比较好看,不要把整个蛋黄酥都粘的到处都是芝麻,那样就不漂亮了。蛋黄酥的烹饪技巧
需要提醒注意的地方都详细的写在相应步骤里了,这里列几个名词解释吧,方便以前没做过的了解:
1.水油皮:顾名思义,就是面粉加上水和油和成的面团。
2.油酥:面粉和油脂和成的面团。
3.起酥:又叫开酥、包酥,用水油皮包裹上油酥,经过擀、卷、叠等过程形成酥皮的过程,分为大包酥和小包酥。
4.大包酥: 用水油皮直接包裹上油酥,像包大包子一样,然后再擀开叠几次,卷成卷下剂子,优点是速度快、效率高,缺点是酥皮不均匀,质量不高。
5.小包酥:水油皮和油酥先分别下剂子,然后一个个分别操作,用水油皮剂子包裹油酥剂子,然后两卷一折三擀后形成酥皮。优点是酥皮起酥均匀,面皮光滑不易破裂,当然比较费工费力,速度慢效率低。适合做精细酥皮点心。
既然我们想做出来经典的高颜值蛋黄酥,费点功夫算什么,所以这个方子采用了小包酥的制作方法。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创建时间:2017-10-21
蛋黄酥的其他做法更多 
蛋黄酥的相关推荐更多 
你当前的位置:豆果美食 > 经典版蛋黄酥 高颜值的美味#KitchenAid的美食故事#


扫码下载豆果美食app
与全世界的豆子一起标记吃货生活
